目的地搜索
学术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园地 >> 学术文章 >> 正文
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要旨
2019-01-26 11:46  

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要旨

白显良 崔建西

一、科学理解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与目标要求

   (一)新时代“立德”最根本的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在新时代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立德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二)新时代“树人”归根结底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新时代教育“树人”的工作就是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时代新人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就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过硬的本领才干,有强烈的担当精神。既要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牢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也要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确立起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二、切实践行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实践要旨与重点任务

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准确把握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审视立德树人工作,并通过扎扎实实的实践创新予以推进,尤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不断深化对立德树人的认识

立德树人,发展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深化对立德树人的认识,一要把立德树人提升到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高度予以对待。要深刻认识到,立德树人对于实现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对于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二要把坚持立德树人作为基本经验来对待。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我们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是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重要经验,来之不易,弥足珍贵,需倍加珍惜。三要坚持问题导向,明确立德树人的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就立德树人提出了“六个下功夫”,涉及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品德修养、知识本领、精神风范、综合素质等,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反映了新时代立德树人的现实需要和重点任务,明确了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方向。四要把握立德树人的内在规律。立德树人是一项实践,也是一门艺术,蕴含着内在特有的规律性,缺乏对立德树人实践规律的把握,就不可能有效地开展立德树人的育人实践,更不可能把立德树人升华到艺术的境界。

   (二)着力加强立德树人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推进立德树人工作,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从育人内容来讲,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强德育,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加强智育,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鹜求知问学,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加强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加强美育,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二是从育人途径来讲,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全员都应该参与育人实践,要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的始终,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三是从育人范围来讲,要构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协同合力的教育体系。

   (三)切实强化立德树人的育人队伍建设

实现立德树人,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自己要明道信道,方才谈得上传道授道。教育者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这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引导,另一方面要加强约束监管。具体讲,一是要引导教师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教师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有机统一,是教书育人有机统一。教师既要当好“句读之师”、“经师”,也要当好“人师”,不能仅靠言传来教化学生,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学生开展身教,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二是要加强对师德师风的考核评价和监督。要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建立和完善师德考核与激励机制,要对有违师德师风的情况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四)不断深化立德树人的体制机制改革

立德树人要成为教育者的一种自觉,成为一种教育常态,需要在体制机制层面开展建设。推进立德树人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重要的是要做好“破”和“立”两个方面的工作。所谓“破”,就是要破除一些影响立德树人的体制机制障碍。比如,在育人评价问题上尤其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病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过去教育评估上存在的简单化、一刀切做法,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育发展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影响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优势、特色的彰显,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教育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制约了教育培养适应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的能力和水平,这些都应该想办法予以破除和改革。

“立”就是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通过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着眼于“教好”、“学好”、“管好”深化教育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引导教育回归到立德树人的初心。深化对学生学业评价考核改革,对中学生适度“减负”,对大学生适当“增负”,合理设置学业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引导学生回归认真学习的常识;同时深化教师评价考核标准改革,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师职务评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多管齐下,切实提升教师立德树人的质量和水平。

摘编自《思想理论教育》2018年第11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权归天津师范大学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