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学术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园地 >> 学术文章 >> 正文
思想政治工作是“双一流”建设的生命线
2019-01-10 11:44  

思想政治工作是“双一流”建设的生命线

张逸阳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作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就是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这一战略的核心要求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即要旗帜鲜明地建设一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水平大学并发挥其领头雁、排头兵的作用,这就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性和基础性作用。无论是从历史维度还是从现实维度来看,思想政治工作这一党的优良传统、重要法宝和根本优势,都是“双一流”建设时刻不能脱离的生命线。要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就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思想政治工作像有灵魂的生命一样融入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全过程。

一、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双一流”建设的正确方向

坚持办学的正确政治方向是办好中国大学的第一要务。高校一旦在办学方向上走错了,在培养人的问题上走偏了,那就像一株歪脖子树,无论如何都长不成参天大树。“双一流”建设是要培育支持一批高校和学科在中国大地上率先成长为参天大树,尤其要在事关办学方向的问题上站稳立场,要成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表率,让马克思主义成为最鲜亮的底色。高校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首要任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一段时期以来,中国高校在向世界一流大步迈进的过程中,容易在强调借鉴西方高校学科建设经验中产生片面性,产生重学术评价轻理论引领、重国际化轻中国特色等错误倾向。从当前的国际形势来看,尽管和平与发展是主流,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复杂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进一步凸显,世界范围内的制度博弈和价值观较量仍然客观且长期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旦松懈或空转,动摇了政治立场和信仰,降低了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在“双一流”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上就很可能走偏方向,失去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双一流”建设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双一流”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政治要求。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多个方面,而贯穿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这就要求,“双一流”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好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一批培养德才兼备、德学兼修、卓越拔尖人才的高地。高校是知识分子、优秀人才和青年人的集聚之地,也是各类社会思潮“抢滩”的前沿阵地,身处其中的师生的思想行为必然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当前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比例逐年加大、对外交流日趋频繁、中外合作办学不断扩大,加之社会上各类敏感问题和舆论焦点往往更容易投射到知名高校,做好这些高校师生的思想政治引领,筑牢青年共同思想基础,既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也具有特殊性和挑战性。

三、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双一流”建设服务国家的导向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双一流”建设必须以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重要使命。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努力实现在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上取得重大突破。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为国家和区域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作出重要贡献。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强布局和建设关系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的学科。同时,还要坚定文化自信,积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大国外交,深度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标准、中国方案。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只有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才能让高校作出服务国家战略的一流创新贡献。要激发广大人才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和创造活力,就需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引领性。在“双一流”建设中,我们唯有坚定自信建立彰显中国特色和制度优势的科研创新体制机制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矢志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才能在服务国家需求中赢得跨越式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从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把握改革方向、激发人才活力。

四、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双一流”建设服务人民的导向

人民性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属性,也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对新时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理论概括和实践总结。这一区别于西方发展理论的重要思想对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导意义。对于“双一流”建设而言,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我国的高等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我们更要看到我国的高等教育与人民群众期待存在的较大距离,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因此,“双一流”建设在学科布局、专业结构、师资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支撑引领创新发展能力以及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能力等各方面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最终的成果为人民共享。思想政治工作在其中必须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保证我国高等教育由大到强的发展过程始终不偏离服务人民的导向。

五、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双一流”建设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最大优势。只有牢牢掌握党对高校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才能保证高等教育始终不会改旗易帜,始终保持开拓进取。党的领导是全面的,不是局部的;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在“双一流”建设中,党的领导体现在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有机统一上,而思想政治工作是贯穿其中的灵魂和主线。在政治领导上,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对照“四个坚持不懈”的要求,切实增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增强党对高校的政治引领力,保证党的领导在制定推行重大改革举措、部署落实建设发展任务以及保持稳定和谐大好局面等工作中全面发挥作用。在思想领导上,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保证学科建设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特别是要最大限度地凝聚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年,在保障师生利益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引领,塑造师生的高尚精神品格,使他们在激发潜力、成就自我的过程中实现价值、作出贡献。在组织领导上,要以提升组织力、加强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充分发挥这一制度优势,健全建强各级基层党组织,带好带强干部队伍、教师队伍,确保其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情感上信赖组织。总之,思想政治工作要让党的全面领导成为“双一流”建设形成谋事创业发展强大合力的坚强保证。

本文摘编自《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年第12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权归天津师范大学所有